close

興趣 


幾天前某人訪問我,問到我是否也在這波房產下跌中賠錢。我說:「不,我還是賺錢。」
他困惑地問我:「為何既使在次貸風暴中妳一樣賺錢?」
我解釋說,既然房產在走下坡,很多人就會想暫時先租房子等房價到底,所以我的租屋事業就能得利。我還透露因為大量的需求,我的房租反而調高了。每次有人搬走,我就調高租金,但排隊等候的人一樣一大堆,所以我的現金流一直增加。
他又問到:「那你現在還有在找新的投資機會嗎?」
當我回答說我自去年八月以來已經投資數百萬美元進股市,他大吃一驚。
「股市!?」他結結巴巴地說:「股市在崩盤耶?你為何要投資股票?而且你不是房地產投資客嗎?」

忽視不是幸福

巴菲特曾說,社會大眾需要一個精確又迅速的訊息來源。我同意,而且我總是懷疑很多記者的智慧,不管平面或電子媒體都一樣。
舉例來說,最近電視台財經頻道的主持人總是在談論金價狂飆,還會問現在是否適合投資黃金或黃金期貨。真是可笑的問題,現在當然不適合投資黃金 -- 適合的時間是十年前,當年黃金每盎司不到 300 元,投資者早就趁金價便宜建立了大量部位。現在主持人講黃金就如同他們在 2005 講房地產一樣,而當時也正是房地產的最高峰。

前幾天我和一位朋友吃晚飯,他提到一個投資的羅斯公式(Rothschild formula)。羅斯公式是說,在某項投資的增值過程中,不要想賺前面的 20%,也不要想賺最後的 20%,最好是賺中間的 60%。因為中間這一段風險最小,而且趨勢是很確定的。當你感到資產的增值已經快到頂,進入最後 20%,你應該賣掉並尋找下個標的。
只是我們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業餘投資客(而且,多數主持人也是),通常都是參與最後 20% 那一段。

記個筆記

我懷疑那個問我為何要投幾百萬美金進股市的主持人不是真正的投資家。我盡力向他解釋專業投資者會投資兩種東西:1.資產增值 2.現金流。
我說:「在最後 20% 中努力的業餘投資者,他們的目標多是資產增值。那些在房產破沫最末波,使用零首付高利率的短單客,都是希望有比他們更蠢的人會接手他們手上的房產好讓他們賺價差。」
「而他們許多人現在因為貸款繳不出而房產被扣押。他是一群製造新聞的投資客,而不是製造金錢的投資客。」
主持人又問:「那麼你會投資什麼呢?」
我回答:「我兩者都投資。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同時獲得現金流與資本利得。」
我進一步解釋,我投資數百萬的股票都是有高配息的 -- 這是現金流 -- 而這些股票因為市場趨勢而跌價,所以我有一些資本利得的損失。

把它拼出來

他並不是很精明的主持人,因為他還搞不懂同時擁有現金流與資產增值的意思。約末一小時候,他終於弄懂我並不只是不動產投資客 -- 只要價格漂亮,不管這個資產是以現金流為主,還是以獲得資本利得為主,我都願意投資。如果交易可以獲利,我才不管他是不動產、商品、企業、或者只是紙上文章。

我舉個用漂亮價格獲得資產增值的例子:在 1990 年代,每次我只要有多餘的閒錢,我總會去買些黃金或白銀。雖然我無法從這裡得到現金流,但我知道我正在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這些貴金屬,而且總有一天它們會再漲上來。
用漂亮價格買到現金流的例子是高股息股票。我總是等到市場崩跌後才買這些股票,也就是我現在正在做的。我買的好股票中的一家是做海運的,它們把穀物從美國運到印度。美元貶越多,我們就會運越多的穀物出去。每次股市大跌我都能用漂亮的價格買到這家公司的股票,我很喜歡他們配發的高股息。
最後,舉一個同時獲得現金流與資本利得的例子。如果我能用好價錢買到房地產,而且又能提高它的租金,那麼我的現金流會增加,而這個房地產的價值也會因為租金提高而增加。

把事情留給專家

看美式足球時我很喜歡聽 John Madden 的報導,因為他知道他在說什麼。他曾經是球員在場上打過,也曾經坐在板凳上當過教練,他真的知道美式足球。同樣的道理,一位我很尊敬的財經主持人是 Bloomberg 的 Kathleen Hayes。她是位有機智的播報員,而且她真的懂財經。我很懷疑其他財經記者到底懂多少。

財經報導的問題是在於,很多新聞,不管出自網路、收音機、或者電視台記者,撰稿者本身並非投資客。當我聽到很多記者諍貶次貸危機、經濟衰退、股市崩跌,我只能說他們根本不是真的投資者。這些事件沒一樣能衝擊到專業投資者,因為他們跟隨市場趨勢,並且瞭解他們投資的商品是植基在什麼原則上。

所以下次當你聽到記者正在問:「現在是不是能投資股票、債券、不動產、黃金、白銀或石油呢?」記得這可能是該賣掉這些東西,換成其他投資的時候。並請記得羅斯的投資公式:投資不該太早,卻也不能太晚,中間這段最好。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富裕自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